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强国建设 海大有为 杨洲讲授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发布者:赖春欣发布时间:2025-03-17 11:25浏览次数:

    3月14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杨洲以《强国建设 海大有为》为题,在湖光校区开讲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此次思政课采用多场景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学校青马班学员共60人现场听课,其余师生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在线收看。

    在钟海楼03019教室,杨洲从“领悟精神内涵 强化使命担当”“聚力向海图强 提升发展质态”“传承海大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三个方面展开授课,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引导同学们要学深践悟,坚定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心,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海洋强国,海大何为?”杨洲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分析了新时代下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机遇,并结合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成果,详细解读了学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勉励同学们要牢记殷殷嘱托,胸怀蓝色梦想,勇担时代重任,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篇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杨洲指出,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积淀深厚、赓续红脉、与国同频、勇立潮头、奋楫前行的大学,建校90年以来,一代代海大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我们要从校史中感受“因海而生、向海图强”的历史厚重感,理解“广学明德、海纳厚为”的校训内容,体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

    “强国建设,海大青年何为?”杨洲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要以“胸怀大我”的境界激扬青春,唱响“愿得此身长报国”的“信仰之歌”。要时刻胸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小我”成就“大我”,把坚定远大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负韶华,积极主动投身社会实践,与时代齐发展、与祖国共奋进,努力成为赤诚报国、矢志强国的有志青年,让青春年华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二要以“锤炼自我”的追求砥砺青春,唱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之歌。要常怀“空杯心态”,坚持勤学善思,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来追求、一种品格来培养、一种习惯来养成,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学好专业理论,并善于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要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发姿态,对自身思想、工作、业务时刻“补课”“充电”,磨砺攻坚克难的胆魄,不断练就干事创业的“本领”,努力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三要强国有我的担当逐梦青春,唱响不破楼兰终不还时代之歌。要积极投身强国复兴伟业,勇担时代重任,挺立时代潮头,跑好历史“接力棒”,当好时代“接班人”,展现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青年奋斗者风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要深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赶考姿态,始终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用行动谱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在熊大仁铜像前,杨洲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珍珠之父”、我校熊大仁教授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我国珍珠养殖业和水产教育事业的事迹,以鲜活事例诠释了科学家精神,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科技为民的家国情怀。

    在行政楼前草坪,杨洲与现场听课的同学们问答互动,并以木棉树遭受多次台风侵袭后仍顽强生长的品格,勉励学子传承“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

    在水生生物博物馆,杨洲为同学们讲解了我校近年来开展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创新的代表性成果,激励海大学子在新时代创新赛场上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共同为国家经略海洋、走向深蓝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次授课不仅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海大“红绿蓝”思政课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海大青年学生经略海洋、开拓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学校“鸿鹄计划”青年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李若豪同学说:“这堂思政课以课堂讲授+情景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很新颖,也很有感染力。”学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叶俊聪同学说:“通过思政课,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海大青年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也坚定了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贡献青春智慧和青年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 电话:2383333 e-mail:xzb@gdou.edu.cn

    Copyright © 2018-2024 广东海洋大学 版权所有